一所新开办的学校,目前只有一、二年级学生,如何在低年段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?徐汇区西位实验小学二年级的跨学科项目《迎新巧克力竞标会》,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实践,“巧克力工厂”让孩子真正愿意学喜欢学……
项目化学习(Project-based Learning,PBL)是当今全球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。在上海市徐汇区,17所学校(11所小学、6所中学)将共同参与一项项目化学习行动。18日,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徐汇实验区启动,旨在引导学生自主、合作探索,以系统的思维解决真实问题,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、教育学院院长李文萱介绍,自2016年徐汇区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大项目《指向学习基础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》的项目区以来,项目化学习为徐汇区的课堂样貌转变带来了契机,一些学校已经率先展开探索。
学习场所搬进“巧克力工厂”
学校邀请二年级学生制作出最具特色的巧克力礼盒参加竞标会,中标产品将获得来自学校的订单。巧克力要怎么做?作为新年礼物是不是要包装?怎么包装才好看?什么是竞标?竞标会要准备什么?……任务一经发布,引起学生热烈讨论。
“如何制作一款特色巧克力参与竞标?”这自然地分解成一系列可持续探究的、需要综合运用自然、数学、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。产品设计时,教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:怎样的巧克力才能中标?
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设想:要好吃、口味要创新、注意卫生安全、包装要有特色;“学做”时,学生们发现了“纯巧克力真苦”的问题,提出“添加辅料”等解决方法;“试做”时,他们遇到了“不能凝固、形态不完整、味道不佳”等难题,此时自然学科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温度和状态之间的联系,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——“常温”。在包装时,数学和美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改进设计。
三科项目教师打破“各自为政”的教学,用“变化”这个大概念去统领整个学习活动,让三科成为有紧密联系的“密友”。学校每周都有数学+美术、自然+数学+美术等多种学科组合的“大课”,从一位教师执教改为多位教师共同执教,以自主探究取代长时间的知识讲授,三科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需求随时介入指导。与此同时,学习场所也从教室搬到了学校的“创新学习中心”,项目期间这里俨然一座“巧克力工厂”。孩子们穿上围裙,戴上袖套,进入角色,身处其中,不再仅是学习学科知识,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场景化学习。
有的孩子还自发从家里带来特殊“材料”,像“小科学家”一样执着探索,不仅“能学”,还“会学”。家长们说,回家后孩子也变得更爱劳动了。从“试做”到“学做”的探究中,经历了一次次“试错”,遇到困难也更能自己克服了。
让雨伞有“家”可归
上海气候温和湿润,一旦到了汛期,连续多日的降雨势必需要同学撑伞上下学,诸多雨伞放在教室或走廊,凌乱无序,湿雨伞的水滴滴得到处都是,不仅影响心情,更有安全隐患。如何“给雨伞找个家?”
园南中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计问卷,实地勘察、测量,确定雨伞架选址,并绘制“雨伞架”设计方案,在教师指导下模拟实验探究“雨伞架”下方排水口的排水效果,同时不断完善方案,最终确定雨伞架功能性后,对雨伞架进行美化加工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、数学、艺术等知识付诸实践,及时组织讨论和探究的平台。同学们献计献策,提出“雨伞架”的构想,让雨伞有“家”可归。
根据同学们的设计,学校大修时特意在走廊设置了排水沟,大修好在教室和办公室外走廊上装上了雨伞架。使用工程中,大家又发现突出的挂钩也存在安全隐患,于是塑料玻璃保护套应运而生。
“《给雨伞找个家》的项目化实践活动,不仅解决了校园生活的难题,更引导学生‘在做中学’,积极观察生活,培养人文关怀。”园南中学校长说,随着新中考改革不断深入,学生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,学生动态的学习时空、多元的学习环境、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成了一种需求。学科间如何融合?在她看来,跨学科集体备课中,不同学科的参与,视野与思维空间更开阔。
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孩子们化身“古巢国”国民
“作为古巢国的首领,你和你的族人可以选择你们面临的困境或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,创造一个神或一群神,描述你们将如何与这些神并肩作战,面对挑战,走出困境?”
这是高安路第一小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同学们遇到的挑战。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,一场复古的“英雄大会”开始了——入场老师、学生化身为古巢国的一份子,豹纹围巾、捆绑大闸蟹的绳子、羽毛、草裙等,成了最好的装扮。有巢氏和“雷神”“自然神”“雨神”们轮番在族人“哦哦哦”的拥护声中上台。台下,“古巢国”国民热情向来宾介绍自己助力古巢国度过难关的英雄故事。从海报设计、入场券设计到来宾引导,也全部由“古巢国”国民担任。
启新小学校园敦煌展示墙
而在启新小学,四年级的孩子们同样完成了一次“穿越”。他们在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的共同协助下,当了一回“敦煌画师”。这原本是美术四年级欣赏单元“世界文化遗产”的内容,老师选择了“莫高窟壁画”入手。但敦煌的介绍资料浩如烟海,壁画背后的人文知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也有些难度。于是,老师们为这些小小问题探索者架起了“梯子”——语文课堂上,老师从语文四年级上册神话章节出发,选择孩子们熟悉的九色鹿的故事,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敦煌壁画的创作来源;美术课堂中,先通过填色卡片进行补色、填色练习,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造型色彩内容特色,再开始尝试原创壁画作品。孩子们创作完成后,老师再请他们从《图说敦煌》一书中选择壁画介绍词,模仿写作。最终,学校的一面墙成为了“校园敦煌展示墙”,将孩子们一个学期的成果和创意,生动保留并呈现出来。
突破限制,让项目学习不再受限。位育初级中学校长说,学校还打算利用空余教室开设“项目工作坊”,为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资,“工作坊”随时向师生开放。
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表示,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路径。徐汇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,将重心放在构建“创造性解决问题”的课堂,展示学校的实践,真实呈现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历程,看到了项目化学习在发展师生素养上的真正价值。
今后,徐汇将通过17所学校集群发展,分别构建初中、小学两大学段项目群,实施市、区实验校的分层研究以及活动类、学科类、跨学科类项目的分类研究,最终形成项目化学习典型经验及案例汇编,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指标、多元评价体系以及总结性成果,从而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,提高区域义务教育质量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